本文转自:昆明日报
□一 孔
花费1980元下单一个涵盖智商、情商、运动、艺术四大天赋潜能的检测项目,按照说明书将采集的口腔唾液细胞DNA寄给指定的检测机构,就能早点发现孩子的天赋,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培养,这是最近网络上流传的“天赋基因检测”。
听说过基因检测,但把基因检测和孩子的天赋挂钩,帮助家长提前发现孩子在哪个方面具有天赋,进而“精准”育儿。真的要是这么神奇,那育人就不是太艰难的事情,而且还能沿着设定的成长目标培养出某一方面的天才。业内人士明确指出,这是一些检验机构在进行概念炒作,扩大基因与天赋的关联分析,从而谋取利益。
望子成龙乃父母的心愿,一些机构就是利用了这种美好希望,打着科学的旗号包装出一些“先进技术”,大肆获取不义之财。这些手段,作为家长应认真鉴别,不要成为被收割的“韭菜”。如果这些所谓的检测不需要钱,那当作娱乐玩一玩也可以。就像以前有些地方在孩子满周岁时,会让孩子抓周。抓到什么,就预示着将来可能在某一方面发展得比较好。大家知道,这是闹着玩的,逗逗大人开心。如今,这类“小儿科”已落伍,换上“高大上”的外衣,就很具有迷惑性了。
这些骗人的勾当之所以流行,一个重要原因是真有人相信。看来,还是先测一下大人的智商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