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汪昌莲
明目张胆写“好评返现”情况变少了,而是改为“扫码领红包”“评价+配图返现”等,同时也不再要求消费者直接写“好评”,而是改为“全五星评价”“点亮全部小星星”等。针对调查发现的新情况,广东省消委会第一时间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约谈,要求并指导电商平台进一步完善规则,加大对“好评返现”的处罚力度,监督问题商家整改。(据11月13日《工人日报》)
商品点评是消费者网购商品的重要依据。“好评返现”看似只是几元钱的返现,实际却有多重影响,而电商平台却坐收渔利。“好评返现”或“扫码领红包”,“评”出了电商平台虚假的销售业绩和服务质量,也暴露电商领域的监管漏洞。商家“好评返现”,涉嫌虚假宣传促销。广大消费者,才是“好评返现”背后的真正受害者。
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规定,“好评返现”或“扫码领红包”,引诱消费者进行虚假评论,违反了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电商平台“好评返现”,不仅推高了网购成本,而且误导了消费者的选择和判断。采取“好评返现”等手段促销,属于一种不正当竞争。至于“差评骚扰”,更是一种赤裸裸的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正规商品和商家的权益,更扰乱了正常消费市场秩序。
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就《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采取以返现、红包、卡券等方式足以诱导用户作出指定评价、点赞、转发、定向投票等互动行为。然而,寄望于电商平台自律,主动纠正网购“好评返现”等违法行为,并不现实。事实上,电商平台上“好评返现”屡禁不止,离不开某些平台的“推波助澜”,平台负有监督失职的责任。
治理“好评返现”,电商平台应当调整和完善商品评分机制,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不再给“好评返现”生存的土壤。监管部门可以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加以监管,建立“好评返现”黑名单,及时将违规平台以及商家纳入黑名单进行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