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湖晚报
穿上警服,他从“小小孩”升级为“大家长”
柴磊平:心中有光,做群众身边的“暖警”
N晚报记者 陈培玉 通讯员 江一
照片由海盐公安提供
说话有礼、办事靠谱,还配上阳光的笑容,难怪海盐这名年轻的社区民警能受到辖区企业、群众的一致欢迎。他叫柴磊平,1998年出生,入职一年就因表现出色登上人民日报APP,被网友们称为“最佳暖警”。
“我告诉自己,不管在什么岗位都要认认真真为群众服务。”上岗后,他被分配至海盐县公安局百步派出所,成了一名社区民警。小到邻里纠纷调解,大到助力企业安全生产,都是他的业务范围,用他家人的话来说,从穿上警服的那一刻起,他就由一名需要家人呵护的“小小孩”升级为守护群众的“大家长”。
一盒糖,温暖了群众心
今年10月的一天中午,39岁的高龄产妇田女士正在海盐县百步农贸市场购物。突然间,她感觉一阵头晕,踉踉跄跄向前走。一旁的摊主见状,连忙搬出凳子让她先坐下。田女士脸色煞白,还不停冒汗,摊主们怀疑她是低血糖,但因为她是孕妇,没人敢擅自处理,只好赶紧报警。
“哪儿呢?孕妇在哪里……”几分钟后,柴磊平气喘吁吁赶到了,大致了解情况后,他从兜里掏出了一盒糖,“来,先吃颗糖。”柴磊平判断田女士是低血糖,“别紧张,有我们警察在,你不会有事的。”
田女士说,自己怀孕7个多月了,以前也有过这种情况,只是这一次比较严重,“听到民警同志说的话,吃到了他给我的糖,从心理到身体都放松了,真的好甜。”她身体逐步恢复后,伴着柴磊平和同事们一句句“慢点”“小心”的叮嘱,安全回到了家。
“小柴警官,怎么这么巧,你正好随身带着糖啊?”当时有农贸市场的摊主十分不解,以为是凑巧。其实,这盒糖是柴磊平特意为田女士带的。当时接到报警后,柴磊平根据摊主们描述的症状,大致猜到了是低血糖造成的,就随手把桌上前几天同事分的喜糖给带上了。到了现场后,他耐心询问了田女士的情况,“知道她之前有过低血糖,就给她吃糖缓解。”
柴磊平虽说年纪不大,但心很细,“当社区民警可不得细心一点嘛,这样老百姓才能放心把事儿交给我们办。”柴磊平读大学时就担任学生会干部,平时同学之间有什么矛盾、系里有什么需要对外协商和联络的,经常是他忙前忙后,一直就是个暖男。当同学们得知他进入公安队伍,一致认为热心肠的他一定能做好这份工作。
群众眼里的巧合,是他的刻意为之;群众的习以为常,是他的百倍努力。他说,做民警就意味着这一生都要努力付出,不求回报。
一次次创新,诠释新警能量
柴磊平的辖区横港村,是海盐县最大的村,不仅人口多,企业也很多。刚报到,他就给自己定下“一多一少”两个目标,即多走访、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民情民意,同时减少各类警情发生。
相对于老民警传统的走访,他更讲究的是高效。他带领辅警通过大数据对各类警情的分析、复盘,将警情进行分类。对于反复发生的警情采取“借力”方式,通过警方与村干部、当事人的亲戚朋友等群体共同发力,切实解决矛盾。“我只要有空就会去刷网络社交媒体平台的本地新闻,可以‘灵市面’。”柴磊平看似不务正业的这一行为,其实就是在发现潜在警情,将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半年多工作下来,柴磊平就发现一些企业警情频发,而企业的各级管理层并不知晓。为更好地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制,他在走访辖区企业后,创新提出了“安全层级责任制”概念。“这一制度的好处就是,企业员工干了违法的事情,不仅要接受公安机关的处罚,企业也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惩处,同时,班组长、车间主任等都有连带责任。”虽然这一制度刚在企业实施,但一家企业的安全负责人表示,“对各方都有约束力,会长期推行。”
“对警察工作的热爱是我心中的光。”柴磊平说,他会一直坚持这份热爱,这束光将伴随他更好地守护老百姓的安全,提高大家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