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遏制扫码诈骗

发布时间:2023-12-07 07:00:01   来源:

多措并举遏制扫码诈骗(图1)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

近日,家住省城的闫女士收到一个来自河北的陌生快递,内容是一封请柬,邀请其参加抽奖活动,并附有一个二维码,称可扫码获取具体信息。闫女士说,自己并不认识发件人,也从未报名参加任何抽奖活动,怀疑有诈,因此没敢扫描二维码。同样,最近全国多地有人捡到一种“电话手表兑换卡”,卡片印有300元面值、一个二维码以及引导用户扫码兑换的提示。据了解,这些都是新型诈骗方式,一旦扫码,将被引导填写相关信息,随即一步步落入不法分子设下的诈骗圈套。有的是引导进群,完成一些指定操作,有的是要求点击不明链接,获取银行卡等账户信息验证码,最终目的都是骗取钱财。因此,警方发出提示:收到印有二维码的不明请柬和兑换卡,切勿扫码,应直接销毁。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扫二维码成为生活中的平常事,购物、就餐、出行……样样都离不开二维码。因此,诈骗形式也不断升级,不法分子利用二维码诈骗多有发生,已经对社会产生了严重影响,给受害者带来巨大财产损失。二维码制作技术简单,利用网上的二维码生成器,就能把任意网址转换成二维码,供用户扫码访问。因此,二维码一方面带来便利,另一方面存在安全隐患。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遏制此类诈骗发生呢。

第一,加强监管。目前,我国二维码的码制虽有国家标准,但在应用上还没有相应的规范。特别是在生成和识别环节上,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亟需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出台标准,从源头上遏制“问题二维码”的生成。第二,加大打击力度。应重拳打击与二维码有关的违法犯罪,公安机关、金融部门及第三方支付机构等互相配合,给二维码戴好“紧箍咒”。第三,加强宣传力度,社会共治。因为群众无法通过肉眼识别二维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需要在社区、学校、商场等场所,多方位宣传安全扫描二维码的重要性,告知群众不要随意扫码。

需要强调的是,日常生活中,群众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注重保护个人信息,避免泄露银行卡、身份证等重要证件信息;增强警觉性,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活动来源和信息真实性,不要轻易扫描二维码;不要轻易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不要只看眼前“利益”,贪图小便宜。总之,要全社会多方面齐心协力,遏制“扫码诈骗”,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韩乐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中劢好房新闻频道~


热门楼盘

更多+
看房报名

已有2368人报名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的所有资料及图表仅供参考使用,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依据本网站提供的信息、资料及图表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资料及图表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忽。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所有信息以开发商提供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