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商遥遥
提到烛火,很多人会和“奉献”一词联系起来。在胜利街道胜林社区就有这样一支社区社会组织,以“烛火”聚集起25位志愿者的微光,默默温暖着身边的人,传递出爱和希望的力量。在这支队伍中,有一个特别闪亮的火苗,他就是魏梧。
退伍不褪色,奉献勇担当
今年66岁的魏梧,是一名退役军人。当被问及加入社区社会组织的原因,魏梧说,“为社区居民服务,很有成就感。随着参与的活动越来越多,我对社区社会组织了解得也越来越深入,我意识到团队凝聚起来的力量要远远大于个人,于是便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加入到胜林烛火志愿服务队伍中,并且一直坚持到现在。”他走街串巷,尽职尽责,开展巡查治安、帮扶援助、环保卫生等社区服务工作,为社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成为社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魏梧在21岁那年踏入部队,5年的军旅时光虽然转瞬即逝,但红色精神已在他心中生根发芽。那段时光,不仅锤炼了他的意志,也强化了他的体魄,更锻造了他坚韧不拔的品格。退伍后,他回归家庭,忙于日常生活,虽然将回馈社会的愿望深藏心底,但他始终不忘尽己之力去做一些有益的事。他重新点燃了年轻时的心情,加入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的各种活动,成为每一次活动中的活跃分子。虽然已过花甲之年,魏梧的热情依旧不减,他用行动诠释着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精神。
最近,魏梧一直忙着联络社区里的退伍退休老兵,着手组织社区老兵课堂,为社区青少年讲述红色故事,讲述英烈事迹,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能让更多的青少年们深刻地体会到无数英雄先烈们的付出和奉献,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让他们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激发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的信念。”魏梧说道。
爱洒邻里间,水饺暖心田
“饺子的味道已经飘出来了,真香……”在胜林社区活动室中,欢声笑语此起彼伏。长桌上摆满了面皮和馅料,志愿者们挽起袖子,热情洋溢地忙碌着,亲手制作出美味的饺子,为社区内20多位80岁以上的长者送上了一份份饱满多汁、皮薄馅大的饺子。
“我们能够聚集在一起是一种缘分,我们都是一家人。作为一家人,我们希望每个人在寒冷的冬天里都能感受到社区的温暖。”魏梧和胜林烛火的其他志愿者们定期组织活动,为社区的高龄老人包饺子、举办集体生日会等,以此服务社区居民,传递温暖。这一系列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行动,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赞誉。“我特别感动,感谢社区时刻关心我们这些独居老人,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80多岁的张爷爷一边品尝着饺子,一边感慨地说道。
随着社区社会组织烛火志愿服务队参与志愿服务的身影,越来越多的居民也参与进来,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去传递爱和温暖。
萤火光虽微,燃炬化为阳
“前几天几个老太太之间闹了点小情绪,我这去给她们说和说和去。”魏梧是个热心人,邻里之间相处起来总会产生一些鸡毛蒜皮的小摩擦,这个时候只要魏梧出马,总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以温和的态度和耐心地倾听,帮助居民们解决各种纠纷,从双方的立场出发,找出问题的症结,引导双方理解、包容对方,最终达成和解。
“没事我就在社区里走一走转一转,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出来走走还能锻炼锻炼身体,看看有什么能干的活。”每天早上,魏梧送孙子孙女上学后,便在小区里随意漫步,随时留意是否有垃圾需要清理,或者摆放整齐共享单车……这一切,魏梧心甘情愿并乐在其中。
义务在手,责任在肩,使命在心。魏梧一直致力于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积极参与各类社区服务活动,主动承担起“居民家门口的服务员”的角色。“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之后我们会继续参与社会公益,让社区志愿传递更多正能量,带动更多人参与社会志愿服务。”魏梧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