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高层建筑架空层还能当电动自行车停车场吗?专家说——
无明确禁止但需做好防火分隔
声音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珩
“小区住宅架空层停了上百辆电动自行车,好担心成‘定时炸弹’!”“小区地下室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存在消防隐患,但现在也没多的地方给我们停车充电。”……
最近,在“问政四川”平台上,许多网友反映高层建筑架空层、地下室涉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问题。目前,国内多地已明确规定禁止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楼道或进电梯、入户,但对于高层建筑架空层、地下室能否停放电动自行车,尚无统一规定。
高层建筑架空层、地下室停车充电无明确禁止规定
记者近日走访调查了解到,许多小区高层建筑架空层的设计初衷就是给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的。
针对网友提供的成都市成华区兴元华盛(二期)小区三栋架空层停放大量电动自行车线索,记者日前实地走访看到,该区域停放有约170辆电动自行车,并配备有多个消防栓及悬挂式干粉灭火器。同时,记者注意到,该架空层的部分区域连着天井,在竖向防火分隔上有所不足。
成华区双水碾街道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小区的开发建设单位在规划建设时即明确,该区域为非机动车停车库;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已要求小区物业方立即整改。
针对网友提供的四川天府新区三利麓山城本草荟小区F4栋架空层停放电动自行车情况,四川天府新区万安街道办相关负责人回应,该区域作为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点,与该小区原设计、审核图纸一致,区域内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且完好有效,已责令物业方加强巡查管理。
此外,不少网友反映,许多小区在高层建筑地下室设有非机动车车库,担心电动自行车于该区域集中停放充电存在风险。实际上,记者走访调查发现,不少市民对高层建筑架空层和地下室能否停放电动自行车充满疑惑。对此,记者梳理现有相关规定发现,虽有一定限制条件,但无明确禁止规定。
停车充电务必做好防火分隔、加强管理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电动自行车存放、充电场所应当独立设置,并与高层民用建筑保持安全距离;确需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内的,应当与该建筑的其他部分进行防火分隔。该管理规定还明确,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省安办近日印发的相关通知也强调,禁止将电动车停放在高层建筑的楼梯间、楼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以及没有进行防火分隔的架空层等公共区域。
“从现行政策法规来看,电动自行车可在高层建筑架空层或地下一层停放充电。”四川消防救援总队防火监督处相关负责人强调,但停放点必须满足相应的防火分隔、安全疏散和配备消防设施器材的要求,同时要避开天然气管道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线,不得占用、堵塞公共门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等。
如何做好防火分隔?该负责人表示,如果架空层连着天井、采光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砌一面防火墙,做好竖向防火分隔;如果连着楼梯间,则要关好防火门,避免起火时形成烟囱效应。
“对于地下室,做好防火分隔还需重视防火门管理。”该负责人介绍,调查发现包括地下室在内很多楼层的防火门常常是敞开的,当建筑发生火灾时无法起到阻止火势和烟雾蔓延作用,且长期呈敞开状态,也会使防火门无法正常回位或破损。电动自行车停放区域应独立设置,尤其与汽车停放区域疏散通道要相互独立,确保一旦发生火灾,人员能安全逃生。
对照防火分隔要求,记者随机走访了成都几个小区,发现部分小区的高层建筑架空层或地下非机动车车库管理不到位。如成华区中房·红枫岭(三期)小区和金牛区青房·尚瑞天韵小区,虽然设置了独立的地下非机动车停放区域,但疏散通道防火门却长期处于敞开状态,未形成有效的防火分隔。此外,还有一些小区用作非机动车停车库的高层建筑架空层部分区域连着天井,未达到有效防火分隔。针对这些问题,消防部门已督促相关小区物业方进行整改,强化巡查管理。
新闻多一点
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上升17.4%,其中80%的火灾发生在电动自行车充电时,90%的起火致人伤亡案例发生在门厅、过道及楼梯间。为确保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家建议——
四川消防救援总队防火专家周茂磊:小区实际管理中,不妨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如设置围栏及停车标识,引导车主规范停车;在电梯内加装智能梯控设备,如遇电动自行车‘乘梯上楼’,电梯会自动报警无法关闭。老旧小区要想办法合理设置电动自行车停车充电区域,通过在专设充电区域优惠充电价格等引导方式,平衡消防安全需要和居民停车充电需求。
物业专家温文遐:物业方在加强小区管理的同时,也要帮助住户提升安全意识。宣传普及防火应急知识,不能只是让宣传标语‘在墙上挂挂’,要常态化、多形式开展相关培训,如挨家挨户了解住户安全用电情况、普及居家用电常识;通过‘小手拉大手’,引导孩子与家长一起学习消防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