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赵芳 通讯员 殷开军
“爸,我来看你了……我没有遗憾了。”3月20日,盐城市阜宁县益林镇烈士陵园,专程从灌南县赶来的张秀香老人趴在父亲的墓碑上,泪眼婆娑,久久不愿离开。这是80岁的张秀香第一次祭扫父亲张士桂烈士。
1948年3月,阜宁县益林战役中,2000多名解放军将士血洒战场,其中就包括8名灌南籍战士。由于烈士的信息不够完整准确,烈士的家属、后代只知亲人牺牲,无法了解详细情况,更不知其安葬的地址。今年清明前夕,灌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接到来自阜宁县的为烈士寻亲协查函,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将周达普、朱康然、贾文田、葛凤山、张士桂、吴国汉、张玉柱7位烈士的亲人找到。3月20日,灌南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专门组织烈士亲属到益林镇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当天上午9点,烈士亲属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抵达烈士陵园。
陵园里松涛阵阵、庄严肃穆。80岁的张秀香在儿子搀扶下与父亲“相见”,将从家乡带来的黏土撒在父亲墓碑上,让乡土陪伴九泉之下的父亲。当天到这里祭奠亲人的还有烈士葛凤山的孙子葛留成,“爷爷呀,这么多年您让我们全家找得好辛苦,今天我替爸爸来看您。您在这里安息吧,今后我会常来看您的……”葛留成蹲下身子,双手微颤将花篮放在爷爷的墓碑前,哽咽着诉说家乡亲人对爷爷的无尽思念。
葛留成告诉记者,父亲离世前把他叫到病床前,嘱咐他一定要找到爷爷葛凤山。这么多年来,葛留成一直在寻找,但因掌握的信息太少而无果。如今,他站在爷爷的墓碑前,总算了却了父亲的遗愿。
作为革命老区,灌南县有烈士1234名,今年,该县联合社会组织、新闻媒体开展“为烈士寻亲”活动,截至目前,共为12位烈士找到了亲人。灌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杨亚说:“帮助烈士寻亲是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只要有一丝线索,我们都会努力让英魂回归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