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川:坚守在慕士塔格峰下

发布时间:2023-06-16 07:00:02   来源:

孙中川:坚守在慕士塔格峰下(图1)

本文转自:人民公安报

□本报记者 张佳 通讯员 张文文

“手指按压开关的同时缓缓吸气,放轻松,把氧气吸上就好了。”5月4日,在慕士塔格峰下的冰川公园,民警孙中川教游客使用便携氧气瓶缓解高原反应症状。

孙中川是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喀什边境管理支队科克牙尔边境派出所卡拉苏口岸警务室警长,常年驻守在有“冰山之父”之称的慕士塔格峰西麓,守护着这里的平安。

警务室里挂满了锦旗

孙中川所在的警务室与慕士塔格峰遥遥相望。慕士塔格峰海拔7500多米,每年都吸引大量登山、滑雪爱好者前来旅游,由于高寒缺氧,被称为“生命禁区”。

“高原突发情况多,高原反应、车辆事故、游客迷路……啥情况都有,平均每周都要有3到5次救援救助。”孙中川说。卡拉苏口岸警务室驻地平均海拔3800米,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过往群众,他将警务室最大的一个房间腾出来建成“高原救助站”,放置了氧气设备、缓解高原反应的药物、车辆维修工具等应急用品。

旅游高峰期时,慕名来冰川公园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孙中川和战友要在景区巡逻,从慕士塔格峰脚下步行至海拔4866米的冰川约2公里,孙中川每天要往返四五趟。在高原上,记者跟随他走到一半,就感觉胸闷气短、气喘吁吁,然而在这种环境下,他们还要随时应对各类突发情况。

一次执勤,孙中川看到一辆越野车停在路上,他上前询问,得知是两名大学生自驾旅游,车辆爆胎无法继续前行,他立即从车后备箱拿出工具,三下五除二帮他们解决了问题。

2020年8月,3名上海游客带着孩子来高原自驾游,驾驶员突发高原反应,他和战友们连夜进山开展救援,途中遭遇狼群,所幸他们随身携带武器才将狼群驱散,从晚上11时持续到次日凌晨5时,终于将被困游客救出。

之后,被救游客送来锦旗对他们表达谢意。如今,警务室已收到锦旗100多面,挂满了墙壁,这也成为他和战友守护一方平安的见证。

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

卡拉苏口岸警务室还担负着口岸流动人口、企事业单位、外国人管理等工作。来到警务室后,孙中川为了能尽快上手,随身带着口袋书,遇到不懂的就立刻翻书、查资料、请教派出所老同志,大家称呼他“孙认真”。

学习认真,服务群众更认真。辖区虽只有43名常住人口,但孙中川做起服务群众的工作一点也不含糊。

居民帕提马汗大妈,其丈夫去世,唯一的一个儿子又不在身边,一个人在口岸开小商店维持生活。每次到口岸走访,孙中川都要去问问她有没有困难,帮助修修东西、干干活,久而久之,大妈遇到困难会主动给孙中川打电话。

一天凌晨,帕提马汗大妈家的水管突然破裂,房子里浸满了水,她随即拨通了孙中川的电话。孙中川赶来后帮大妈接好了水管,清扫了屋子里的积水,干完这些后,天已经亮了。帕提马汗大妈每次见到孙中川都会拉着他的手说“好巴郎”。

“只要是群众的事情,永远都不嫌麻烦,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孙中川经常这样说。

守好一方热土

因重金属超标,卡拉苏当地的地下水无法正常饮用。2020年3月,孙中川刚到警务室时,需要开皮卡车装着水桶到1.5公里外的河滩去拉水,吃饭要用煤炉子做。一次巡逻,他发现距离警务室2公里处有一眼泉水,但因无路通行,没有人在这里取过水。孙中川很快想到通过地下管道把泉水引到警务室。

他和战友们立即行动,先是在地下挖出一条2米深的引水管道,用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帕米尔高原天气变冷,管道里的水冻住了,他又带领战友将管道加深到2.5米。自此,随时打开水龙头都有清澈的泉水流淌出来,生活用水方便了很多。

因为长期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下工作,1997年出生的孙中川看上去比同龄人苍老许多,脸色黝黑,像个“小铁人”。他说:“我还年轻,我要把根扎在慕士塔格峰下,守着警务室,守护好这一方热土和百姓的平安。”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中劢好房新闻频道~


热门楼盘

更多+
看房报名

已有2368人报名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的所有资料及图表仅供参考使用,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依据本网站提供的信息、资料及图表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资料及图表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忽。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所有信息以开发商提供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