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市燃气集团抢维修工肖纬:
两七尺男儿挤在调压箱内“绣花”
拆装50颗螺钉一个都不错漏
肖纬正在维保调压设备。
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人物介绍】
肖纬,34岁,武汉市燃气集团徐东抢修中心抢维修工,从事调压器抢维修工作4年多,是抢修中心年轻一辈中的“老师傅”。他总能通过“看、测、调”快速找出调压设备的故障症结,还练就一手“蒙眼”拆装调压器切断阀的绝活,获得全市燃气行业技能大赛管网运行工类别第一名。
7月24日,在武昌徐东水岸星城小区内一处调压箱现场,我和两名同事协力更换主调设备密封配件,整个过程耗时约50分钟。
调压设备是城市燃气主管进入居民家中之前的一种压力转换设备,把长距离的中压转换成居民家中的低压,让每户家庭能正常用气,十分关键。我的工作就是围着调压设备“打转”,不论严寒酷暑,不能有一丝马虎。
我和同事7月24日维修的这台设备密封配件已达到使用年限,必须更换。在辖区内,我们每年约有300台更换任务量。
有些调压箱在树丛里,我会带上扫帚、抹布,清理落叶、树枝,擦掉设备上的灰尘,在周围喷杀虫剂,再开始拆卸配件。
更换配件一般由两人配合进行,我在上面拆螺丝,同事在下面拆阀门。狭窄的箱柜里,两个七尺汉子、两双手同时操作,更显拥挤。我们进去几分钟就汗流浃背,又热又闷,这是夏天工作的常态。
空间虽小,但因合作默契,丝毫不影响我们的拆卸速度。调压设备是双回路,更换配件的一路要停气,另一路要正常运行,必须速战速决,避免出现状况影响居民用气。4年多的维保经验告诉我,一边拆卸一边分类摆放将近50颗螺丝钉,安装时才不会错漏。调压设备有几个关键部位,每个部位有多少颗螺丝钉,我早已背得滚瓜烂熟。汗水流到眼睛里,有些不舒服,腾不出手来擦汗,我也能顺利地拆完每颗螺丝钉,再原原本本“还回去”。
配件袋里有23个橡胶垫圈,最小的直径1.5厘米,用于密封气源。每个垫圈位置也不能错。有的小垫圈如操作不当,容易错位甚至断裂。我干的像“绣花”的活儿。
由于手上常常沾到汗水,我只得找一块抹布边擦汗水边上垫圈。时间久了,我一手拿着细小的挑棒,一手将垫圈压入配件,能够一次到位,这是真正的熟能生巧。
在高温下维保,防暑降温之外最关键的是防蚊虫。记得4年前我刚上岗时,跟着师傅去武汉理工大学附近维修调压设备。我没经验,没搽防蚊用品就“冲锋上阵”。结果,草丛里都是蚊子,我的胳膊被咬成“北斗七星”,疼痒难耐。万一被毒虫子咬了,皮肤可能会溃烂。现在,我和同事们都是“全副武装”,作业之前搽防蚊水,随身还带一瓶驱虫剂。
抢修的活儿多的时候,我们忙完手头的维保,顾不上喝口水、歇口气,就得上抢修车赶往下一个地点。能为市民们用气安全贡献一份力量,我觉得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