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日前在上海开幕,长春师范大学作为承办大会活动的唯一一所师范院校,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特色,承办了“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分会场系列人才交流活动。
该活动邀请了来自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俄罗斯、西班牙、英国、美国等8个国家的54位专家学者和中小学代表,与来自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国内高校的学者和中小学教育同仁等共同展开研讨交流。
开幕式上,长春师范大学联合国内外多所院校和中小学、教育机构,正式发起成立“中外教师教育联盟”,第一批联盟成员单位联合发布《上海倡议》。
长春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多宣布“中外教师教育联盟”成立。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延边大学副校长张学武宣读《上海倡议》。
“中外教师教育联盟”的成立,将有效凝聚教师教育领域的智慧与力量,深化大中小学高水平国际合作,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内涵式发展。以构建开放协同的教师教育共同体,营造共生、共学、共研、共创的未来教育新格局。
会议期间,长春师范大学分会场先后开展了“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艺术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高龄少子化背景下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3场专题活动,与会外国专家和国内教育同仁通过学术大师对话、主旨报告等形式展开深入探讨。
“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专场活动中,与会专家共同探索智能时代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新路径,着力构建“高校—专家—实践单位”长效协同机制,为培养面向未来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战略支撑与实践参考。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殷维
图片来源 长春师范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