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凘源
“书记,我刚巡完河,过来看看你这儿有没有啥需要帮忙的。”9月15日,广汉市金鱼镇上岺村党群服务中心,随着洪亮的话音,一位矍铄的老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来。
他叫牟世龙,村里人都尊称他“牟叔”,但光看外表,丝毫看不出他已经71岁。
老牟的工作经历很丰富,在村上搞过青年工作,从事过农业多种经营,还在一家禽业公司上过班。不过他更享受现在这份新的“工作”——上岺村6组的一名网格员。
网格员的工作很杂——巡河、打扫区域卫生、安全隐患排查、走访入户,等等。按照老牟家里人的说法——“比上班的时候还忙!”
老牟却觉得这些都是“捎带着”就能干的事:“早起锻炼的时候,就沿河道巡逻,发现违规下河钓鱼的,就将他们劝离;下午没事去喝茶,顺便也能给茶馆的村民讲讲最新的国家政策。”
让老牟浑身是劲的,是他对这份工作的理解: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网格员作为“神经末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件事情让他印象深刻。今年8月,他和另一名网格员早晨巡河时,发现一名青年因电瓶车故障掉入沟渠中,立即同村民一起展开营救,挽救了一条生命,“就是这样的‘偶然’,更让我觉得这份工作很有价值。”
交谈还没有结束,电话铃声响起,老牟接起电话,一边往外走一边喊:“晓得了,马上来……”他又忙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