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三亚日报
本报讯(记者 卢智子 )近日,历经了5次手术的14岁少年钟某正在三亚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三亚医院(以下简称“市人民医院”)外科住院部的走廊上走动,进行出院前的康复锻炼。他成功迈出的每一步,背后凝聚着该医院骨显微外科核心技术的助力和医护人员的坚守。
时间拨回到今年3月,居住在陵水黎族自治县的钟某不幸遭遇了一场车祸,当地医院建议截肢。钟某的家属不甘心让孩子的肢体“缺失”,影响未来生活和健康成长,随即四处打听,来到三亚市人民医院骨显微外科求助。
钟某来到市人民医院时伤势严重,仍处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期。此外,他的左脚第1趾撕脱性离断、第1跖楔关节脱位,左脚胫侧及脚底的肌腱和肌肉断裂,皮肤软组织也出现了撕脱伤,右大腿也有严重的伤情。
“如果发生术后感染,可能会导致血管栓塞至小腿坏死。”由于钟某右小腿的血管和神经都受到了严重的挫伤和污染,使得再植手术的风险非常大。考虑到钟某的年龄尚小,家属强烈希望保留他的右小腿。骨显微外科王建华主任团队经过综合评估和认真研判,为钟某制定了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分步进行,以实现保全肢体的目标。
手术当天,王建华主任团队为钟某实施了首次全麻下双下肢清创+右小腿短缩、断肢再植手术。尽管手术成功将钟某的右小腿接回,但肢体比左侧短了13公分。随后,王建华主任团队分期为钟某进行了4次“马拉松”式手术,包括右胫骨骨延长和皮瓣移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钟某的右小腿终于恢复到正常的长度。
除了高难度的手术,科学系统的康复指导也是令钟某康复的重要环节。经过半年时间的康复,钟某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活动次数、肢体力量也不断增加和增强。
“这是近年来,我们骨显微外科碰到的最为复杂的病例之一,对手术团队的专业要求极高,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前功尽弃。”王建华主任介绍,正是钟某和他家属的信任以及骨延长、显微皮瓣修复重建等核心技术的助力,才使得这个医疗康复奇迹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