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辽宁日报
2023年全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创新创优工作成果丰硕
35件作品获国家级奖项和创新创优成果
本报讯 记者关艳玲报道 12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广播电视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2023年全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创新创优工作有关情况。
今年以来,省广播电视局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部署要求,组织持续深入实施全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提质创优工程,紧紧抓住选题规划、重点创作和创作主体等关键环节,推动“辽字号”广电视听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并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大奖,推出了一批坚持精品标准、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省广播电视局对重大题材、重点选题进行超前谋划和提前布局,制定了三年选题规划,重点规划了74部作品,涵盖电视剧、广播剧、电视动画片、电视纪录片等创作类型,储备了一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点选题。同时,建立有效衔接、滚动实施、压茬推进的工作机制和全流程服务保障机制,集中各方面优质资源和力量,全力提高选题的落实率、完成率和精品率。2023年,规划储备了一批优质剧片项目,全年电视剧备案立项8部,发证1部;电视动画片备案立项5部,发证5部;网络电影、网络剧备案立项13部。
狠抓重点创作,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主题,组织创作推出了电视剧《乘风踏浪》、广播剧《有事找彪哥》、文献纪录片《鸭绿江不会忘记》、电视纪录片《稻乡澎湃》等一批我省优秀广电视听作品。同时,发挥推优活动和主题大赛对精品创作生产的牵动作用,进一步活跃创作、促产促优。2023年统筹组织开展了新闻、纪录片、少儿节目、电视剧剧本、广播剧、网络视听节目等9项推优活动和主题大赛,挖掘出740余件作品及创作项目,出台扶持激励政策,引导重点创作繁荣发展。此外,开展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短视频大赛、“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旅游宣传主题公益广告征集展播等活动,助力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
推动创新创优,持续推出一批省内有影响、全国能载誉的“辽字号”视听佳作。截至目前,今年全省广电系统已有35件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和创新创优成果。同时,我省不断加强国际传播,持续加大广电视听“走出去”力度,积极发挥广电视听优势,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和辽宁故事。举办“感知中国·纪录辽宁——(蒙古国)百日展播”活动,精选了10部(集)辽宁原创纪录片在蒙古国家公共广播电视台等8家主要媒体平台播出。今年还有3部电视纪录片入选“可爱的中国”国际传播项目。
深入实施“内容创作主体培育计划”,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孵化等多种方式,鼓励扶持社会制作机构、广电媒体及个人等开展重点项目创作。同时,积极引导各类制作机构、创作主体把资源力量用在提升作品的思想性、创新性、艺术性、文化性上,努力推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搭建合作平台,省广电局组织策划成立了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广电视听联盟、辽宁沿海经济带广电视听联盟、辽东绿色经济区融媒体联盟、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广电视听联盟4个广电视听联盟,为“一圈一带两区”广电媒体搭建了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