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每日商报
一个平台、两个试点、三大机制
全面构建数字经济产业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通讯员 卢辉珈 商报记者 汪晓筠 楼怡霖 制图 裘昀
搭建一个平台
建设全国首个产业类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开设一批涵盖数字经济产业专利快速预审、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商业秘密保护、版权登记、商标注册、政策兑现等知识产权涉企服务事项的全门类统办窗口,集成知识产权全门类服务事项,加快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从“一件事”向“一类事”转变,从单一便捷向综合赋能转变。
探索两个试点
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持续探索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加大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覆盖面,拓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多场景应用,健全数据知识产权标准体系。
发明专利批量预审国家试点,充分利用国家试点资源,快速预审资源优先向专精特新、中国数谷、中国视谷等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及企业集群倾斜,助力抢占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脑机接口等细分赛道。
创新三大机制
数字经济产业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四合一”管理机制,设立杭州市版权服务工作站,加快数字版权、软件著作权等相关涉企服务事项落地杭州,塑造为企服务新生态。
数字经济产业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协同机制,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全门类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机制建设,实现全流程在线纠纷化解服务。
数字经济产业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机制,上线“杭州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监测系统”,面向重点出口企业开展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定期分析监测和预警信息实时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