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优质护理添风采,山东省戴庄医院3人当选“济宁好护士”

发布时间:2024-05-11 07:00:03   来源:

为优质护理添风采,山东省戴庄医院3人当选“济宁好护士”(图1)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

为优质护理添风采,山东省戴庄医院3人当选“济宁好护士”(图2)

褚思雨济宁报道通讯员侯峰

护士,一个简单的称呼,却透着一份光荣;一个平凡的职业,却总能给人温暖。长期以来,山东省戴庄医院以患者实际需求为导向,聚焦“精准医疗、精细管理、精心服务”,铸就了一支团结奋进、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护理队伍,专业水平与服务能力迅速提升,而优质护理服务呈现出的“新高度”,更让患者处处感受到医院的温情和人文关怀。近日,在2024年“济宁好护士”推荐评议活动中,山东省戴庄医院有3名护理人员获评“济宁好护士”,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属于她们的“南丁格尔故事”。

儿童青少年心理科1病区护士长胡春凤精心呵护,让孩子在关爱中康复

怀揣南丁格尔精神,从一名精神科护士,到科室护理管理者,胡春凤在护理岗位已经坚守了26年。回忆往事,最初面对有各种各样异常行为的精神障碍患者,她也曾有过恐惧和彷徨,但从未放弃,用满腔的热忱在平凡的岗位上留下了不平凡的事迹。

“我们病区主要收治患有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的小患者,治疗情感脆弱、敏感多疑的孩子不仅需要精心的医疗、护理,更需要心灵的呵护和情感的关怀。”胡春凤说。病房曾收治了一名患抑郁症5年的男孩,入院前已经半年没有说话,甚至写下遗书。入院后,经常急躁发脾气。胡春凤时刻关注着男孩的情绪和身体变化,耐心与其沟通,他虽有所触动,但依旧用手机与他人交流。胡春凤渐渐了解到孩子喜欢下象棋,便送给他一盘新象棋,并鼓励他与同病室年龄较小的患者一起下象棋,下棋过程中男孩终于愿意放下手机开口说话了。看到这一幕,男孩的妈妈拉着胡春凤的手喜极而泣。从那天后,孩子开始尝试表达自己,主动寻求医护帮助,也会积极参与团体治疗,与刚入院时判若两人。而像这样温暖的故事一直在科室上演着,胡春凤用真情守护着这个特殊群体,赢得了患者的信赖和家属的认可。

为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给患者营造更好地康复环境,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胡春凤带领团队创新设置去病化病房,将病房床头桌改成学习桌,三人房间改成双人间,增设单人间、学习室、阅读室,方便患者学习;开展插花、包饺子比赛、“六一儿童节联欢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小患者们的住院生活;制作光荣榜,评选“最美妈妈”“最暖爸爸”“最慈祥奶奶”等。“通过举办各种亲子活动,让家属体会到了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更让我们进一步筑牢了‘患之所忧,医必念之!患之所盼,医必行之’的服务理念。”胡春凤说。

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管理者,胡春凤一直注重打造卓越、高效的护理团队。长期以来,她不断完善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全面提升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同时引导护士们换位思考,多站在患者和家属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要有高度的爱心和责任心。她还注重团队凝聚力培养,组织开展团建活动、座谈会等,倾听团队成员的心声。

在工作当中,胡春凤始终用饱满的热情,专业的知识,优质的服务践行初心。她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护士长”,病区也得到前来参观的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多年的护理工作,带给我的不仅是专业的沉淀,更是内心的富足。服务患者过程中的那种‘被需要’,是价值、是荣誉、更是担当,我会坚定地走下去。”胡春凤说。

睡眠医学中心主管护师刘雪梅患者高兴,就是自己最大的成就

“王叔,您吃早饭了吗?”“张姨,昨天晚上睡得好吗?”每天一踏进病房,刘雪梅习惯性地给每一位患者热情地打着招呼。“护理承载着生命之重,护士经常是接触患者的第一人,有时一句温暖的话,一个小小的举动,或许就会成为帮助患者的一剂良药,所以要以悉心的护理,慢慢赢得患者的信任。”今年是刘雪梅从事护理工作的第13年。在她看来,做一个合格的护士,除了有爱心、耐心,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睡眠医学中心主要收治的是各种睡眠障碍患者,大多数患者有自知力,多是自愿住院治疗。“虽说科室为开放性病区,但其护理工作难度‘不减反增’。”刘雪梅说,大多睡眠障碍患者会伴有情绪障碍,少数还会有精神病性症状。这类患者不仅有身体上的病痛,精神上往往还承受着双重折磨,除了优质的护理服务外,还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比如有发作性睡病的患者,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睡着,就需要护士及时观察病情,防止风险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平日里除了完成日常的治疗护理,为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刘雪梅大部分时间是在病房里想尽办法与患者进行沟通。“只有多交谈才能随时了解患者心中所想,才能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患者们减轻心理压力,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前段时间,61岁的张阿姨入住了睡眠医学中心,她被诊断为抑郁状态,失眠、心情低落,总是在夜晚独自流泪。刘雪梅对患者初步评估后,将其安排在靠近护士站的重点房间。每天都去病房和张阿姨温柔交谈、耐心倾听,在她的专业疏导下,张阿姨终于打开心扉,把自己的经历和心结告诉了她。看着张阿姨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家属也十分感激,坦言正是因为护士们的用心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其母亲的症状才能够这么快地缓解。

“干一行爱一行”,这句话是刘雪梅一直用行动践行着的事。“雪梅经常加班加点,对工作很认真负责,对患者很亲切,生活上也处处为患者着想。”与刘雪梅共事多年的同事直言,在日常工作中,刘雪梅的点滴行为他们都看在眼里,已成为心中学习的榜样。“护理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辉煌,但写满了简单而又平凡的爱,能给患者送去温暖带去希望,看着患者高兴、满意地出院,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成就。我从不后悔最初的选择,未来也会继续把更多精力奉献给热爱的护理事业。”刘雪梅说。

精神二科5病区护士长苏同同尽己所能,帮助患者回归社会

12年间,苏同同从一名青涩的年轻护士成长为成熟稳重、经验丰富的护士长,不断带领着团队协作奋进,以优质精准的护理服务,满足着患者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精神二科5病区收治的大多是精神分裂症、躁郁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苏同同介绍,不少精神障碍患者常常存在幻觉、妄想等症状,患者发病时,各种无端的谩骂、指责,甚至是暴力的攻击,对她们而言已是习以为常。“精神科的工作,是脑力与体力相结合,这里不乏无生活自理能力和拒绝接受治疗的患者,所以护士要熟悉他们的一切特征及所思所想,给予关注关怀和生活照护。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保证患者的安全。”

也许是因为从业多年、经验丰富,也许是不经意流露出的乐观和自信会让身边的人也深受感染,患者都很信任她。长时间的相处,苏同同和患者之间建立了像亲人朋友般的关系,很多时候患者还会对其报以感激的微笑。在她看来,跟患者打交道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就是要多用心。“即便是精神障碍患者,他们也是可以对外交流的。如果我们能在沟通时和他们多一点肢体接触,比如握握手、拍拍肩膀,能使患者越信任我们,就越有利于治疗。”说起这些和患者相处的经历时,苏同同眼睛里闪烁着沉着自信的光芒。

从事护理工作以来,没有抱怨,没有厌倦,更没有退却,苏同同始终以仁爱之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关爱、呵护、帮助着每一位患者。作为科室护理团队的管理者,“以身作则、脚踏实地”更是她对待工作的一贯作风。“因为病种的特殊性,很多患者在症状的控制下配合度较低,甚至出现自杀、自伤、冲动等情况。这就要求精神科的护士需要掌握一些软性的医学知识,更要会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对此,苏同同一有空就会给自己“充电”,带领团队全面提升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为精神障碍患者打造暖心港湾。

“在精神科做护士,每个人都是保持长期神经紧绷的状态,但坚守对患者的承诺,是我们的责任。”苏同同说,每当看到患者从急性期到情况越来越稳定,在看到有些患者从刚开始不会与她沟通交流到后来愿意向她寻求帮助,以及患者出院时对她说的一句谢谢,自己就会觉得“这个职业很有意义”。对于将来,苏同同坦言,但求尽己所能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帮助更多患者回归社会正常生活。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中劢好房新闻频道~


热门楼盘

更多+
看房报名

已有2368人报名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的所有资料及图表仅供参考使用,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依据本网站提供的信息、资料及图表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资料及图表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忽。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所有信息以开发商提供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