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呼和浩特日报
坚强面对生活的阳光之家
——记第三届自治区文明家庭霍石柱家庭
●本报实习记者 郑艳慧
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家风家教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更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霍石柱家住武川县上秃亥乡五家村,他和老伴鲁桂梅都是农民,从未离开过土地,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一双儿女均已成家。
2015年9月1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降临到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这天,霍石柱的儿子在驾驶拖拉机拉小树苗时翻到沟里,不幸去世。意外的发生使得霍家人成天以泪洗面、无心劳作,同时还要还儿子欠下的40余万元债务,生活一下陷入困窘状态。
2016年,随着武川县进入扶贫攻坚年,县委、县政府派出大批干部、工作人员深入到农村,对贫困户进行“一对一”帮扶。工作人员来到霍石柱家中,详细了解了他家里的困难情况,并几次与霍石柱促膝谈心,不断安慰他、激励他,帮助他出谋划策,建议把家里积存的莜麦全部进行加工包装,并答应帮助售卖莜面、鸡蛋等农产品。
在工作人员的耐心劝说下,霍石柱的心被打动了。“人家与咱一不沾亲二不带故,这样真心实意地帮咱,再不活得像个人样,实在对不起人家。儿子虽没了,可我们还得活,他欠下的债也总得还,趁我们还能劳动,又赶上了好政策,我想在他们的带领和帮助下,快点把债还了。”
有希望就会产生动力,霍石柱一家终于振作起来,迎来了阳光。2017年,霍石柱有了7万多元的收入。之后,他又种了50亩菜籽、35亩葵花、4亩土豆、半亩金瓜、1亩雪菊,收入颇丰。短短5年,霍石柱一家就还清了40余万元的债务,还走上了致富路。
霍石柱始终秉持“保质保量,诚信第一”的经营理念,他经常说:“就算自己的产品少卖些钱也一定不能亏了顾客,这样自己心里踏实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