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荆门日报
安徽一男童被棍打后从5楼跳下
是否用错了教育方式?
据天眼新闻:6月26日,一段“男童被打后从5楼跳下”的视频在社交网络上流传,引起广泛关注。26日晚间,安徽省长丰县公安局就此事发布警情通报。
据通报,6月25日19时36分,长丰警方接群众报警称,水湖镇某小区有人坠楼。辖区派出所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在该小区某单元楼下发现一名坠楼儿童(闫某某,男),随即送医救治。
经初步调查,闫某某因贪玩担心母亲责罚,躲到防盗窗外平台上。其母亲担心闫某某坠楼,遂用棒状物拍打闫某某,规劝其进屋,后闫某某跳楼。
经诊断,闫某某身体多处骨折、肺部挫伤,暂无生命危险,相关情况正在调查处理中。
荆言:视频显示,男童当时身处险境,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家长通常会好言相劝,安抚孩子情绪,让其返回家中。可这位家长却用棍棒不停地击打男童,令人匪夷所思。事后,家长解释是在用棍子规劝,虽然不知道这一说法有没有水分,但我们应该从这起事件中吸取教训,进行深刻反思。
孩子年纪小,调皮、贪玩,经常会惹家长生气。对此,家长的处理方式各有不同,有苦口婆心以理服人的,也有棍棒相加施以惩戒的。这起事件中,男童是因为害怕责罚才躲到窗外的,借此可以猜测家长之前的责罚力度是否过了,以致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继而出现过激行为。
教育孩子是一门大学问。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家长都是合格的父母,这样说不是要否定家长爱孩子的心,而是他们爱孩子、教育孩子的方式不一定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