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惦记我,到了部队要坚强,不要怕吃苦,好好表现,到了部队,那就是你的家,战友也是你的亲人。”坐在轮椅上的黎文英,一边给临行前的儿子喂饺子,一边哭着嘱咐,不时抬起粗糙干裂的手,轻轻抚过儿子的脸颊,像是要把儿子的模样刻进心底。
黎文英给儿子赵体应喂饺子,这令人动容的一幕,发生在3月17日下午举行的威宁自治县2025年春季新兵入伍欢送仪式上。
俗话说“上车饺子下车面”。当天一大早,黎文英就推着轮椅在厨房忙碌,为即将入伍的儿子赵体应包这顿特殊的“平安饺”,黎文英念叨着:“小应最爱吃我包的肉末鸡蛋馅饺子,这下一两年都吃不上了,多包点。”
今年48岁的黎文英,在丈夫因病去世的14年里,独自抚养着一双儿女,平时在龙街镇周边打零工,靠每个月3000元左右的工资,支持儿女上学,养活一家人。
2024年1月的一天,黎文英不慎摔倒,无法站立的她,一年多来只能用轮椅代步,但无论生活多么困难,她从未抱怨:“我就想着,好好教育孩子,等他们长大了,生活一定能好起来的。”
如今,黎文英的女儿赵体月在榕江县工作,儿子赵体应也即将远赴军营。她虽然不舍,也含泪相送。“这是孩子的梦想,也是保家卫国的大事,我一定要支持。”
赵体应从小听着老兵爷爷讲的军旅故事长大,虽然爷爷已经去世,但参军报国的种子早已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今年征兵工作开始后,他毅然应征报名,经过体检、政考、役前教育等严格选拔后,终于如愿入伍,开启人生新起点。
3月17日下午3点,威宁自治县人武部操场上飘起春雪,新兵们胸戴红花、肩披绶带,排列成整齐队列,静候入伍登车时刻,黎文英坐着轮椅捧着饺子缓缓靠近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黎文英为新兵们送上这顿“出征饺”,每一口都蕴含着深深的母爱与祝福。看着不舍的母亲,赵体应凑近她耳畔,轻声安慰:“妈,我不在家,您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别太操劳。我在部队一定好好干,向威宁‘高原兵’功臣代表们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优秀的军人。”
“贵送精兵”,续写荣光。在威宁自治县,这片平均海拔2200米的乌蒙高原上,威宁“高原兵”以素质好、立功多、留队多等特质,赢得广泛赞誉。2018年以来,威宁“高原兵”荣立三等功以上共783人次,其中一等功2人次、二等功14人次,连续7年立三等功以上人数破百,持续擦亮“威宁高原兵”品牌。
一将功成,身后必然站着千千万万个支持他们的身影,其中必然也有一群像黎文英这样,在平凡生活中默默付出的“兵妈妈”。她们的言传身教塑造了威宁儿郎忠诚、勇敢、担当的品质,她们伟大的母爱与家国大义将家国情怀深植于孩子心中,凝聚起威宁“高原兵”勇于担当,奋勇争先的不竭动力,托举起一只只振翅翱翔的威宁“高原雄鹰”。
通讯员 李云侠 李庭 宋邦辉
一审 何永利
二审 田洋
三审 欧阳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