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问法】职场人必看!这份劳动纠纷处理指南请收好

发布时间:2025-03-22 07:00:03   来源:

【天眼问法】职场人必看!这份劳动纠纷处理指南请收好(图1)

在职场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员工离职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针对企业员工在职场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天眼问政”栏目邀请天眼问政专家团成员、贵州省律师协会劳动专业委员会主任、贵州众芳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娜就网友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天眼问法】职场人必看!这份劳动纠纷处理指南请收好(图2)

天眼问政专家团成员、贵州省律师协会劳动专业委员会主任、贵州众芳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娜

一、哪些情形属于过失性辞退?

李娜指出,过失性辞退的六种情形包括:1、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2、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3、严重失职或徇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4、与其他用人单位同时建立劳动关系对本单位工作造成重大影响或拒不改正;5、以欺诈等手段使劳动合同无效;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六种情形是用人单位进行过失性辞退的法律依据。

然而,仅仅满足这六种情形并不足以确保辞退的合法性。李娜强调,合法辞退还需要经过两道程序。第一道程序是工会程序,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者之前,必须将解除的理由通知工会。工会有权对用人单位的辞退决定提出建议,如果工会认为劳动者并未达到辞退的六种情形中的任何一种,用人单位应慎重考虑工会的建议,并重新审查辞退决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第二道程序是向劳动者说明理由并送达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用人单位在经过工会同意后,必须向劳动者明确说明辞退的理由,并将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送达给劳动者。这一步骤是确保劳动者知情权的重要保障。

李娜特别提醒劳动者注意,在过失性辞退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无需提前通知,也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这并不意味着用人单位可以随意辞退劳动者,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情形和程序要求。

二、哪些情形属于无过失性辞退?

李娜指出,无过失性辞退主要存在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当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之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时,用人单位可以进行无过失辞退。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在安排工作时,至少要给劳动者安排两次机会,如果劳动者仍然不能胜任,才能考虑辞退。

第二种情形涉及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况。李娜强调,如果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不能直接辞退,而应该先对劳动者进行培训或者调岗,经过这些措施之后,劳动者仍然不能胜任的,用人单位才能进行无过失辞退。这一规定确保了劳动者有足够的机会提升自己的能力,适应工作岗位。

第三种情形是双方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与劳动者进行协商,尝试变更劳动合同。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用人单位才能进行无过失辞退。例如,用人单位因发展需要搬迁到新的地点,而劳动者不愿意随迁,且双方无法就工作地点变更达成一致时,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进行无过失辞退。

三、哪些情形属于无过失性辞退?

在劳动关系中,经济性裁员是一个敏感而重要的话题。

李娜指出,经济性裁员是指需要裁减的人员数量在20人以上,或者裁减的人数虽不到20人,但占单位职工总数的10%以上。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经济性裁员一般包含四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依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进行破产重整。当企业面临破产风险,需要进行破产重整时,可能会涉及经济性裁员。

第二种情形是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无法再继续经营。当企业遇到经营困境,无法维持正常运营时,经济性裁员可能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

第三种情形是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要减少员工人数。随着市场的发展和企业战略的调整,有时企业需要进行转产、技术革新或经营方式调整,这可能导致部分岗位不再需要,从而引发经济性裁员。

第四种情形是其他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形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原来的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当劳动合同订立的基础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时,用人单位也可能需要进行经济性裁员。

四、员工被辞退后有哪些法律救济途径?

在劳动关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纠纷和矛盾。那么,当劳动者遇到劳动纠纷时,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李娜指出,遇到劳动纠纷时,劳动者首先可以选择通过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劳动监察大队是专门负责劳动监察工作的机构,他们会对劳动者的投诉进行调查,并组织双方进行调解。通过调解,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坐下来协商解决纠纷,达成和解协议,从而避免进一步的法律程序。

五、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权益如何保障?

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合同是双方权益的保障。然而,当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的权益该如何维护呢?

李娜指出,当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有两个选择。一是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继续履行。二是如果劳动者不想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履行劳动合同已经没有实质性意义,那么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李娜进一步解释,员工在过失性情况下被辞退是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但在无过失性辞退或经济性裁员的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而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则需要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是经济补偿金的二倍。

六、员工离职时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李娜建议,员工在主动离职时,应与用人单位进行充分沟通,明确离职时间、工资结算时间以及社保公积金的移交迁出等事宜。这一步骤至关重要,有助于双方和平解除劳动关系,避免后续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除了沟通离职事宜外,李娜还强调了做好离职交接工作的重要性。她指出,员工在离职前应向相关部门归还借用的备用金、设备等物品,并确保移交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果因移交不善导致财产损失或公司秘密泄露,员工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此外,李娜还提醒员工注意入职时签订的劳动合同及其附件。特别是竞业限制协议、商业保密协议等,员工应与用人单位再次确认这些协议的履行情况,以避免因违反协议而产生法律纠纷。

“主动离职并不意味着一走了之,而是需要员工与用人单位共同配合,完成一系列交接工作。”李娜表示,“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离职过程的顺利进行,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七、劳动者离职遇难题,在哪些渠道寻求法律援助?

李娜指出,劳动者在离职过程中遇到法律问题时,首先可以向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法律援助中心是专门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的机构,劳动者可以在这里获得专业的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

然而,如果劳动者不符合当地法律援助的条件,也不必担心。李娜建议,劳动者还可以前往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或社区寻求法律帮助。现在,律师进社区服务已经越来越普遍,劳动者可以在社区里找到律师,咨询自己的法律问题,并获得专业的法律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律师事务所还开放了一些法律援助项目,专门针对弱势群体,如劳动者等。如果劳动者遇到没有收到工资或被违法辞退等问题,这些律师事务所可以提供一定的法律帮助,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李娜强调,劳动者在离职过程中应该了解自己的法律权益,积极寻求法律援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她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劳动者的法律需求,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法律帮助和支持。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主持人/文字杨鸣丹

视频剪辑 赵哲铭

摄影摄像 潘先万

编辑 郭睆秋

二审刘娟

三审 覃淋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中劢好房新闻频道~


热门楼盘

更多+
看房报名

已有2368人报名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的所有资料及图表仅供参考使用,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依据本网站提供的信息、资料及图表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资料及图表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忽。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所有信息以开发商提供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