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老祖宗留下一句话,家和万事兴,妻贤夫兴旺、母慈儿孝敬,众人拾柴火焰高,十指抱拳礼千斤……”遵义市健乐颐康养中心的房间里,76岁的沈永平奶奶正轻声哼唱《家和万事兴》。她坐在椅子上,神情专注、声音洪亮,很难想象这位每天做操、练歌的老人,七年前刚入住时还得靠轮椅和拐杖出行。
“2018年6月20号,我一听说这里开张,就赶紧来报名了。”沈奶奶回忆起入住初衷,眼神里满是感慨。2018年,因车祸术后需要专业照料,随子女定居遵义的她成为了这家康养中心的首批住户。
“刚来时体重只有117斤,身体状况特别差,走哪儿都得靠推车,后来换成拐棍,护工们劝我别总杵着,不然腰杆会弯。”如今,沈奶奶的体重已经增至127斤,不仅扔掉了拐棍,天气好时还能和老伙伴们一起去三阁公园散步。
“天气降温旧伤会痛,护工就会把饭送到房间里,特别贴心。”沈奶奶笑着说,子女多次劝她回家住,都被她拒绝了,“这里就是我的家了。”
沈奶奶的安心生活,离不开康养中心专业的医疗健康照护。负责日常监测她高血压的护士长李艳,已经在养老行业深耕8年:“每天要协助老人们服用基础病药物,帮需要的老人注射胰岛素,还要给有皮肤创伤的老人更换敷料。”
李艳告诉笔者,老人们年纪大了视力不好,生活上的照料需要格外细致,自己能用专业知识为老人们减轻痛苦,心里特别有成就感。“这里的爷爷奶奶就像我的亲人,每次给他们打完针,他们都会一个劲地感谢,说我们像孙女一样关心他们,这份认可让我一直坚守在这个岗位上。”
在康养中心,像沈奶奶这样收获幸福晚年的老人还有很多。90岁的黄先光爷爷两年前因尿酸高引发痛风,卧床不起,经家人商量后入住这里。
“那会儿全靠护工帮忙翻身,现在我已经能自理了!”黄爷爷的话语里满是感激,“有她们耐心照料,加上我坚持锻炼,从卧床到能正常活动,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幸福家庭。”如今,黄爷爷每天都会参与中心活动,精神状态越来越好。
能让老人们如此安心,得益于康养中心“医养结合”的特色服务。办公室主任王安妮介绍,中心设立了专门的中医诊疗医务室,2022年获批“定点医药机构”,老人在院内就能刷医保卡购药、享受康复理疗服务。
“护士24小时值守,医生每天查房,老人有个头疼脑热,打针、输液这些基础治疗在房间里就能完成,不用来回跑医院折腾。”王安妮说,中心临近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遇到紧急情况送医也十分方便。此外,每年还会组织社区医院到院内为老人体检,为每位老人建立专属健康档案。
除了完善的医疗保障,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也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充满乐趣。康养中心不仅开设绘画、手工课程,还组织合唱、观影、节日庆典等集体活动,目前已成立合唱团,后续还计划组建舞蹈团。
“我们会定期举办家属开放日,通过视频通话、照片分享等方式,让家属及时了解老人生活状态。”王安妮表示,中心还将更新床、柜子等设施,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老人需要什么我们就跟进什么,全力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在这里住得更舒服、更有家的感觉。”
据了解,遵义市健乐颐康养中心成立于2018年6月,位于汇川区上海路师院内,建筑面积5200㎡,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设有120间房间,分为护理区和自理区域,配备餐厅、医务室、报刊图书室、娱乐棋牌室等完善设施。现有员工78人,其中护工50人、医护人员6人,目前入住老人185位,房间入住率达到95%,凭借专业温馨的服务深受老人和家属好评。
歌声悠扬,笑意盈盈。在汇川区,像健乐颐康养中心这样的养老机构共有11家。为进一步支持全区养老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做好养老机构日常安全管理调度工作,汇川区民政局投入9万元项目资金,专项用于开展全区养老机构监控系统建设与维护。截至目前,已顺利完成设施设备采购与安装工作,全区11家养老机构的监控系统均已接入汇川区智慧养老平台,以科技赋能为老人们的幸福晚年保驾护航。(黄玘佳 陈立果)
一审:王信
二审:姚腾 余从源
三审:唐全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