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同日报
资助有困难的优秀学子努力向未来
——记爱乡兴教的“中国好人”葛向栋
在新荣区青泽学校,以个人命名的“葛老师奖学金”,在当地谱写了一段勤俭助学、诚实守信的佳话。“别让学习好的孩子因家庭生活困难上不起学……”作为一名煤矿职工,他始终铭记着父亲葛义的遗愿,10年里每年拿出2万元,帮助有困难的优秀学生完成学业,他也因此于2018年入选“中国好人榜”,2019年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他就是晋能控股集团地煤运销公司普通职工葛向栋。
故事要从葛向栋的父亲葛义说起。1958年,新荣区破鲁乡八墩村的村干部找到了葛义,说村里学校的老师病了,让他先去顶替几天。葛义答应试一试,没想到这一试就是43年。这期间,他勤俭节约、爱生如子,最不愿看到的就是学生因家庭生活困难被迫过早地离开学校。直到2011年,葛义被诊断出患了癌症。葛向栋每次和父亲聊天时,只要聊到学校和学生,父亲总有说不完的话。
善良是一种选择。葛向栋清晰记得父亲弥留之际的反复叮咛——“我教了一辈子书,深知农村孩子们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不管你们有多难,都要帮助身边那些有困难的孩子们完成学业。”也是这句话,成了他多年的选择和坚持。2012年春节,葛向栋和老母亲以及4个兄弟商议后,由他牵头,每年拿出2万元作为奖学金,鼓励学习好的孩子。2013年5月,葛向栋和母亲带着2万元重返父亲生前供职的新荣区青泽学校,设立“葛老师奖学金”。
每次面对孩子们,葛向栋亲切的交谈和勉励不绝于耳。“好几个孩子都拿过两三次奖学金了,看着他们的成长,我是发自内心高兴。”同时,很多有爱心的人也希望加入“葛老师奖学金”的捐助队伍中,葛向栋表示,现在公司的领导也知道了他做的事,给予了很多帮助。“这是我父亲的遗愿,只要我还能干得动,就得把葛家的家风传下去。”葛向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