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人物|谢廷秋:40载师道传承诠释教育最初的模样

发布时间:2025-09-10 07:00:02   来源:

天眼人物|谢廷秋:40载师道传承诠释教育最初的模样(图1)

于谢廷秋而言,2025年是寻常的一年,大多数时间,她都和往常一样给学生授课、指导论文。但这又是非同寻常的一年,8月16日,百余名门下的硕士、博士聚在一起为她制造了一个惊喜——庆祝谢廷秋教授高校从教40周年。

天眼人物|谢廷秋:40载师道传承诠释教育最初的模样(图2)

贵州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谢廷秋

谢廷秋是贵州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自1985年踏上三尺讲台以来,她提升自我成长为文学博士,也涉足行政管理、推动学校学科建设,不断丰富着自己在教育中的角色。最为宝贵的是,在这40年中,她从未离开过教学一线,培育出的硕士、博士如今已在各行各业中闪烁光芒,亦有不少走上高校教学岗位。

在学生们的集体回忆中,谢廷秋教授过去40年的点点滴滴被逐渐翻开,从工作到生活,无不诠释着教育最初的模样。

多重身份畅游文学海洋

谢廷秋与文学交汇的起点在贵州师范大学。本科学习期间,首位回到贵州执教的文科博士封孝伦教授将谢廷秋引入文学教育的大门。1985年,她踏上讲台,开启了从讲师到教授、从硕导到博导的传道授业解惑之路。

天眼人物|谢廷秋:40载师道传承诠释教育最初的模样(图3)

青年谢廷秋与恩师封孝伦

在高校从教,谢廷秋深知需要更加厚实的理论支撑才足以带着学生向文学星空的深处探索,因此,她选择继续深造。她进入华中师范大学,在现当代文学的沃土中拔节生长,又继续读博夯实学术根基,并先后在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央党校哲学社会科学骨干研修班等访学、交流、研修,从未停止过自我提升的步伐。这些提升促使谢廷秋深入文学研究,科研成果累累,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获省级科研成果奖多项。

天眼人物|谢廷秋:40载师道传承诠释教育最初的模样(图4)

刚入大学时的谢廷秋(前排右)

在自我积累的同时,谢廷秋也走向世界各地,带去中国文学的声音。在过去40年间,她曾去菲律宾考察高等教育,在欧洲对话经典,作为教育部代表团成员到美国访问架起交流桥梁,在印度和斯里兰卡进行文化考察,以贵州作家代表团成员身份在俄罗斯共话文学的无界……

天眼人物|谢廷秋:40载师道传承诠释教育最初的模样(图5)

2008年1月谢廷秋(前排左一)参加教育部代表团访问美国

学海无涯,在求学和教学之间,谢廷秋对文学的热爱越发炽烈。而在教学的同时,她又在教育管理领域画出另一条人生轨迹。2001年,谢廷秋在贵州师范大学担任中文系副主任,此后她先后走上研究生院院长、社科处处长、发展规划处处长等岗位,不断推动学科建设。

天眼人物|谢廷秋:40载师道传承诠释教育最初的模样(图6)

为贵州师范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奔走

2014年,贵州师范大学获得中国语言文学招收博士研究生的资格,实现了我省文科博士点零的突破。为了申请到这个博士点,谢廷秋在研究生院院长任上拼尽全力,与学校领导几乎每个月都要去一次北京进行汇报,全校上下努力,最终成功实现夙愿。

108硕博弟子桃李成林

“是您让我相信了教育的力量……”在学生自发组织的谢廷秋教授高校从教40周年庆祝活动上,来自越南的文学博士阮秋江通过视频向谢廷秋表达了敬意。她2021年毕业回国,2024年又专程从越南来到贵州看望恩师,师生情谊一直延续。

天眼人物|谢廷秋:40载师道传承诠释教育最初的模样(图7)

初登讲台时的谢廷秋

过去40年间,谢廷秋从未离开过讲台,哪怕读硕博期间,她假期也给在职教育硕士上课。本科生在她这里开启对文学的探索,108位硕士、博士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深入文学世界,筑牢学术根基。而在那场庆祝活动中,远在他乡的学子也通过视频和原创诗歌,为谢廷秋献上祝福,更有不少“谢门”弟子来到现场。

天眼人物|谢廷秋:40载师道传承诠释教育最初的模样(图8)

越南留学生阮秋江(左)读博时期与导师谢廷秋合影

黄道友是谢廷秋培养的第一届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也是“谢门”弟子中第一位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他被选派驻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开展跨文化交流研究与实践。在庆祝活动中,黄道友专程从杭州赶到贵阳。他说:“老师给予我的不仅有知识的传授、科研的训练,还有她挚爱工作、关心学生带给我的心灵教育,让我更深切地理解了为师之责、为人之道。”

天眼人物|谢廷秋:40载师道传承诠释教育最初的模样(图9)

谢廷秋(前排左二)与2013届硕士毕业生

谢廷秋爱她的学生,学生们不仅与谢廷秋关系亲近,与她的丈夫和儿子也十分熟悉。从2003年担任导师起,谢廷秋就时常带着学生们去她家吃饭,开着车带着大家出门游玩。至今,还有不少学生念念不忘在她家包饺子的温馨场景,阳明祠、花溪等贵阳景点也都常出现她与学生同游的身影。亦师亦母的关系为108位硕士、博士留下深刻的求学印象,也为谢廷秋留下了宝贵的人生财富。

师道传承架起教育的接力

谢廷秋刚开始在贵州师范大学任教时,封孝伦教授去听她的课,看她那样认真地备课、全身心投入地讲课,封孝伦对谢廷秋说:“你一定会是一个好老师。”

谢廷秋说,这句话影响了她一生。

天眼人物|谢廷秋:40载师道传承诠释教育最初的模样(图10)

谢廷秋与博导王又平教授

学术研究上,在省外读博归来的封孝伦在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举办一周一次的学术讨论会,为青年老师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谢廷秋也循着老师的脚步继续深造,拿到了博士学位。而在教学中,传授知识和行政管理“两手抓”的谢廷秋,每每站上讲台,心中总会回响那句:“你一定会是一个好老师。”

天眼人物|谢廷秋:40载师道传承诠释教育最初的模样(图11)

谢廷秋(右二)与2025届博士毕业生

谢廷秋对教学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深深地影响了她的弟子们。谢廷秋喜欢红色,有弟子以“红色之美”来概括老师的风格特点:“谢老师永远都带着一种澎湃的生命激情去教学,这是一种生命力量的红色之美。谢老师爱生如子,那火热的爱也是一种红色之美。在弟子们的心中,谢老师就是那一抹永不褪色的红!”

天眼人物|谢廷秋:40载师道传承诠释教育最初的模样(图12)

时任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执行校长的谢廷秋教授(第二排左三)参加2024贵州省双高学校现场评审会

如今,谢廷秋的弟子中,也有不少陆续走上教学岗位,将师道继续传承。而同样活跃在教学一线的黄道友,曾写下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的本质是爱。”他说,这正是谢廷秋教授给予他的传承,也是教育的接力,是教育最初的模样!

2025年9月,又是一个新的秋季学期。从教40年的谢廷秋依然站在讲台之上,在硕果累累的季节,培育新的种子。

文、视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芳蓉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李冰

二审/金艾

三审/李缨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中劢好房新闻频道~


热门楼盘

更多+
看房报名

已有2368人报名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的所有资料及图表仅供参考使用,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依据本网站提供的信息、资料及图表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资料及图表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忽。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所有信息以开发商提供为准!